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七  (第2/6页)
见到窗棂里忽然亮起来淡淡的昏黄。    这时候我才发现,面前的门窗都是破的,败絮般的蛛网驻扎在边边角角,让此处像聊斋里人去楼空的鬼院。    他是鬼吗?    那光依旧亮着,似乎在等我,他的影子被投射在窗纸上,随风斜着摇晃。    最终,我决定进去。    我长了记性,像上一次一般,侧身走过狭窄的门缝,拐过阴冷的正厅,往有光的屋子里走。    一走进去我便发现,这里堆了好多书卷。    有竹简,有线书,还有卷着的经轴。    桌子上放着笔架和砚台,一卷几尺长的宣纸正大方地铺开着,尽头堆在地上,上面布满了字。    那人正低头收拾着桌上的东西,动作间,他袖子里掉出来一颗葡萄。    那颗果子骨碌骨碌地滚着,来到我的鞋尖前。    我捡了起来,捏在手里。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它似乎有些温度。    他愣了一下。    我走过去,托起轻薄的宣纸,想看看上面写了什么。    我以为我是看不进去的,可眼睛一落在上面,就被刚劲的毛笔字吸引了过去。    起初的字要稍微规矩些,抄的是金刚经,正抄到“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。”    看着看着,字就变了,更潦草,笔画锋利,有几道几乎要划出边际。    内容也渐渐不再是佛经,而是一首词,元好问的雁丘词。    开头两句便是极有名的,问世间,情是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。    情事何物呢?    其实我也不知道。    但我似乎听过谁跟我讲这词的来历。    词人说自己曾遇见一捕雁人,有天捉了一只大雁,将它杀了,而另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